|
省政府年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 今年,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必须看到,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对我省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任务和压力越来越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极不寻常,金融市场动荡将加速在全球范围扩散,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国际通货紧缩压力将继续加大,世界经济存在前所未有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突发性风险,何时见底尚难预料;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正从沿海向内地加深扩散,对我省商品市场开拓和部分产业、部分企业的发展已造成较大冲击。忧则兴,预则立。我们一定要正确研判形势,积极应对挑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的决策上来,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仍在深入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仍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增强必胜信心,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定能够群策群力,战胜困难。我们一定要看到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加强,有利于在应对危机和困难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调动全省上下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心无旁骛地推进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坚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把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抢抓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千方百计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提供财税、融资、用电、用地、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把扩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有效扩大投资,积极扩大消费,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把调结构作为保增长扩内需的主攻方向,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把促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着力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积极扶持创业,完善就业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城镇新增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把强基础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三基”的带动、支撑和保障作用,引导生产要素投向改善发展条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发展质量的领域。 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积极扩大内需,大力推进“一化三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根据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加强衔接,争取国家对我省有更多的投入。探索建立稳定的政府投资增长机制,增加省财政预算内基建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入,争取今年银行发放贷款1300亿元以上。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和上市融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运用票据融资、公司债、企业债特别是中小企业集合债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内联引资和利用外资力度,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培育发展产权市场,力争今年引进外资45亿美元、内资1375亿元。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三是加大项目的开发、储备和管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坚持把项目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开发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大力支持核心企业同央企对接项目开发,着力推出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对接合作项目。运用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共同投资等方式,与跨国公司、国内大型民营企业,共同开发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及时跟踪国家政策和产业导向,不断充实和调整重大项目库。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责任,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杜绝和严查“豆腐渣”工程。 千方百计扩大城乡消费。扩大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最终目的。要不断拓宽消费领域,活跃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 一是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国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有关政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收入,扩大即期消费。倡导现代消费理念,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提高发展型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在消费中的比重。 二是完善流通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大型批发市场、公益性服务消费平台、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网点,壮大连锁经营,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工程”,在重点销区和产区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和农贸市场;进一步扩大补贴品种范围,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选择一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规范并大力发展旧货市场;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深入研究当前的市场特点和消费规律,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不断改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消费升级。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鼓励居民购房,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合理引导发展汽车、文化、保健、互联网等新兴消费。认真落实鼓励赊销等政策,促进信用消费。切实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加强以食品药品为主的产品质量监管,推进药品诚信体系、农村药品“两网”和规范化药房建设,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严厉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四是积极发展服务业。发展提升餐饮、住宿、美容、健身、家电维修等服务业,规范发展家政服务,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体系。支持引导老字号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提供特色突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积极推介湘菜、湘烟、湘绣、湘酒、湘茶,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品牌。围绕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整合旅游资源,改善设施条件,加大市场促销,重点发展高端旅游,培育旅游精品,建设一批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加快3g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终端设备制造和运营、信息服务。促进现代物流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