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耕图二十一首·浸种》 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

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

意思:西我将从事,农具跟随早起。

出自作者[宋]楼璹的《耕图二十一首·浸种》

全文创作背景

楼璹的《耕图二十一首·浸种》是一首描写农耕生活的诗歌,创作于宋朝。这首诗以浸种为切入点,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敬意。 诗中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描绘了春天播种的情景。这里的“粟”指的是稻谷,意味着农民在春天开始播种,为一年的丰收打下基础。接下来的“秋收万颗子”,则预示着秋天收获的喜悦。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春天播种和秋天收获的景象,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第二句“四海无闲田”,意味着全国的土地都被充分利用起来,没有闲置的田地。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也突显了农民对土地的珍视。而“农夫犹饿死”,则揭示了农民在丰收背后所面临的生活困境。这句诗通过对比土地的充分利用和农民的生活困苦,表现了社会现实的矛盾。 第三句“锄禾日当午”,描绘了农民在正午时分耕作的场景。这里的“锄禾”指的是用锄头除去田间杂草,以保证稻谷的生长。这句诗通过具体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第四句“汗滴禾下土”,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耕作过程中流下的汗水。这句诗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同时也突显了他们对土地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楼璹的《耕图二十一首·浸种》通过对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敬意。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农业生活的重要窗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谿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
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
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
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关键词解释

  • 耒耜

    读音:lěi sì

    繁体字:耒耜

    英语:plough-like farm tool used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1.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

  • 西畴

    读音:xī chóu

    繁体字:西疇

    意思:(西畴,西畴)
    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宋·陆游《遣兴》诗:“老病岂堪常作客,梦寻归路傍西畴。”

  • 晨兴

    读音:chén xīng

    繁体字:晨興

    意思:(晨兴,晨兴)
    早起。
      ▶汉·刘向《说苑•辨物》:“黄帝即位……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