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意思:喝咽喉日月精华,茹嚼水气芬。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仙人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仙人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位梦游仙境的场景,描述了仙人手持尊皇节,统领军队,乘坐灵旗,穿着天衣,佩戴符箓,吟诵蕊珠文,与神仙们交流,向西母祈祷,向东君朝拜等场景。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神仙们交流”、“烟霏子晋裾”、“霞烂麻姑裙”等,这些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大梦,梦与醒之间难以区分,而梦中的梦更是悠哉悠哉,难以言表。诗人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认为仙境中有大仙,慈光普照,奥法相依,是真正的自由之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君梦游仙,轻举超世雰。
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
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
佩服交带箓,讽吟蕊珠文。
阆宫缥缈间,钧乐依稀闻。
斋心谒西母,暝拜朝东君。
烟霏子晋裾,霞烂麻姑裙。
倏忽别真侣,怅望随归云。
人生同大梦,梦与觉谁分?
况此梦中梦,悠哉何足云。
假如金阙顶,设使银河濆。
既未出三界,犹应在五蕴。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尚是色香味,六尘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梦幻群。
慈光一照烛,奥法相絪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沆瀣

    读音:hàng xiè

    繁体字:沆瀣

    英语:evening mist

    意思:
     1.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
      ▶《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饮咽

    读音:yǐn yān

    繁体字:飲咽

    解释:1.饮用吞咽。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