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行留别》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意思:吴、楚七国半秋色,渡过江苏苇花。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江行留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诗中描绘了渡过江面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江边的芦苇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联“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描绘了吴楚两地的秋色,诗人渡过江面时,遇到了芦苇花。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颔联“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进一步描绘了渡江时的情景,云层遮住了帆影,大风使雁行倾斜。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受和细腻观察。 颈联“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描绘了夕阳返照时的景色,雾气翠绿,寒潮荡漾着浦沙。这一联通过色彩和动态的描绘,表现了夕阳和寒潮的美丽和力量。 尾联“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想要在海峤这样的地方安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探索精神。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
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
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吴楚

    读音:wú chǔ

    繁体字:吳楚

    意思:(吴楚,吴楚)

     1.春秋·吴国与楚国。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吴·楚凭江,负固方城。”
     
     2.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