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仰止亭》 或云芥纳须弥山,细视芥焉杯则大。

或云芥纳须弥山,细视芥焉杯则大。

意思:有人说芥纳须弥山,仔细观察小草一样杯那么大。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寄题仰止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船夫和仙子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仙子欲渡江,但因江边路穷处,无法由寻常途径渡江,于是向船夫求援。船夫以一篙落手,帮助仙子凌波而去。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需要借助外力来突破。 接着,诗中又将大海比作江,将杯渡比作轻篙,表达了船夫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该像船夫一样,拥有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芥纳须弥山”的观念,即微小的物体中也可以包含巨大的世界。这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认为世界是由微小的事物构成的,而这些微小的事物中又包含着巨大的世界。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内外相形、内外相融的观念。作者认为,无论大小、内外,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界限。这种观念也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船夫和仙子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它鼓励人们要有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庐陵江浒路穷处,舟子不容仙子渡。
岂意一篙落手来,而资双足凌波去。
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轻篙渡仙。
休负知津惟我是,且从登岸看谁先。
杯渡之杯人所怪,大块中含几沙界。
或云芥纳须弥山,细视芥焉杯则大。
彼细莫细于一芥,一芥要之犹有内。
彼大莫大于两块,两块要之犹有外。
内外相形费融会,未忘所仰亭勿坏。
吾细无内莫能碎,吾大无外莫能载。

关键词解释

  • 须弥山

    引用解释

    1.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 须弥楼 、 修迷卢 、 苏迷卢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 印度 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 帝释天 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释氏要览·界趣》:“《长阿含》并《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 须弥山 。此山有八山

  • 须弥

    读音:xū mí

    繁体字:須彌

    意思:(须弥,须弥)

     1.见“须弥山”。
     
     2.信佛者泛指山。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