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谢在杭》 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

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

意思:玄室有寄字,古琴台没有风俗音乐。

出自作者[明]曹学佺的《寄谢在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今年顿丰熟,古迹恣搜寻。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读书知夜静,采菊见秋深。粉署多清暇,应知同此心》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文人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首联“今年顿丰熟,古迹恣搜寻”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也兴致勃勃地搜寻古迹,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热爱。 颔联“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玄室和琴台都是文化符号,代表着高雅的文化氛围。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远离世俗的喧嚣。 颈联“读书知夜静,采菊见秋深”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读书、采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见秋深”这个词语,诗人也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一句“粉署多清暇,应知同此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感慨。虽然身在粉署,事务繁忙,但诗人仍然怀念田园生活,渴望与自然和文化保持联系。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和文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年顿丰熟,古迹恣搜寻。
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
读书知夜静,采菊见秋深。
粉署多清暇,应知同此心。

关键词解释

  • 琴台

    读音:qín tái

    繁体字:琴檯

    解释: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相传为汉司马相如弹琴之所。 4.台名。相传为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弹琴之所。在山东省单县

  • 玄室

    读音:xuán shì

    繁体字:玄室

    意思:
     1.墓室。
      ▶汉·张衡《司徒吕公诔》:“去此宁寓,归于幽堂;玄室冥冥,脩夜弥长。”
      ▶晋·丘道护《道士支昙谛诔》:“邈矣法师,夙反玄室,累劫之勤,不速而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