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淙(相王时作)》 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

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

意思:地首先地肺何曾模拟,天目山天台倍觉惭愧。

出自作者[唐]李旦的《石淙(相王时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景抒怀的诗,描绘了山峰的奇特秀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首联“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开头,突出了山的奇特和峻峭。其中,“奇峰嶾嶙”形容山峰峻峭、突兀,如同簸箕一般;“箕山”则指山峰的形状如同簸箕,形象生动;“秀崿岧峣”则形容山峰秀美、高峻,如同女子娇媚的面容。而“嵩镇南”则指嵩山在南边耸立,气势雄伟。 颔联“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地首地肺”指的是传说中的地之五岳,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大地的敬畏;“何曾拟”则表示自己无法比拟大地的神奇和伟大;“天目天台”则指天目山和天台山,诗人以此表达对它们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颈联“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诗人描绘了山间的景象,树木茂盛,遮蔽了重叠的山峰;水波深邃,汹涌澎湃,落下了悬挂在山间的潭水。这些景象都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尾联“□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其中,“紫宸”是皇帝的居所,“居得一”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欣丹扆”则表示诗人愿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表现出诗人高尚的品质和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贡献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
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
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关键词解释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地首

    读音:dì shǒu

    繁体字:地首

    意思:古人谓大地的头颅。指地的最高处。多指昆仑山。
      ▶《初学记》卷五引《河图》:“崑崙之山为地首。”
      ▶南朝·宋·颜延之《七绎》:“若夫丹山之奥,金门之祕,地首岷·铜,川上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