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雒城作》 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

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

意思:更没有楼阁不久行处,只有山川认识农民。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雒城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作者通过描绘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描绘了出征的场景,旌旗猎猎,烟月朦胧,但这些却带来了战争的硝烟和尘埃。作者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颔联“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后城市景象的失望和无奈。原本繁华的城市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山川依旧,而那些曾经熟悉的人也变得陌生起来。这一句也暗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破坏。 颈联“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无奈。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范蠡一样,铸金夸耀自己的成就,但现实却是听到别人在河边垂钓时发出的哭声。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过去的游历已经很难再遇到,而未来的机会也很难再遇到。即使城市已经恢复了生机,但那些曾经的记忆和经历已经成为了过去,无法再回来。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描绘出征的场景和战后景象,作者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破坏,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
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
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山川

    读音:shān chuān

    繁体字:山川

    英语:mountains and rivers; land; landscape

    意思:
     1.山岳、江河。
      ▶《易•坎》:“天险,不可升也,

  • 楼阁

    读音:lóu gé

    繁体字:樓閣

    英语:pavilion

    意思:(楼阁,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
      ▶《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垩,雕刻之饰,不可

  • 野人

    读音:yě rén

    繁体字:野人

    英语:geek

    意思: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