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立化城标宝所,暂时指客怀寰中。
意思:假立化城标实所,短期指出客怀寰中。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三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道人活计若虚空,应物无心世岂同。假立化城标宝所,暂时指客怀寰中。》,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主题是道家生活和人生哲理,通过对道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和向往。
首句“道人活计若虚空”,活计一词,意为生活、生计,这里借指道人的生活方式或道家思想。虚空则表示无执无著,无为而为,这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句表达了道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不追求物质上的丰盈,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
“应物无心世岂同”一句,应物,意为应对万物,道人在处理万物时,无心刻意为之,这与世人的执着和分别心不同。无心,即不刻意追求,不刻意排斥,顺应自然,随物赋形。这一句表达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不刻意而为,却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假立化城标宝所”一句,化城,源自佛教术语,意为引诱众生之幻城。这里用来比喻道士修炼的场所或道教的神圣之地。标,意为标志、象征。这一句表达了道教修炼的场所对道人的重要性,以及道教的神圣性。
“暂时指客怀寰中”一句,“客”指道人,“怀”指内心、思想。这句话表达了道人的思想在世间万物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而道人的修炼过程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达到更高境界的过程。同时,“暂时”一词也表达了道人的修炼不是一时的冲动或追求,而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和思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和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术语和意象,如“虚空”、“无为”、“化城”等,使得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