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含毫难比兴,花中应是卫庄姜。
意思:整天有点难比兴,花中应是卫庄姜。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海仙花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春天的美丽和遗憾,以及母性的问题和挑战。
首句“春憎窈窕教无子”,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春天对窈窕淑女的遗憾,因为她没有生育子女。这里的“春”象征着生命的季节和周期,“窈窕”可能是指一位美丽而端庄的女性,她未能实现母性的使命。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春天的美丽却无法带来生命的延续。
“天为妖娆不与香”,诗人进一步用天为妖娆(形容春天的美丽)但又不与香(香气)的描述,强调了美丽的春天却无法带来生命的香气,即无法孕育生命。这里的“香”可能象征着母性的温暖和爱的力量,而“不与香”则表达了母性的缺失。
“尽日含毫难比兴,花中应是卫庄姜”两句,诗人试图寻找一种比喻或象征来表达这种情感,但最终发现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于是他想到,这春天的美丽或许就像《卫庄姜》中的女子一样,美丽而无法成为母亲,充满了哀怨和无奈。这里的“卫庄姜”可能是个典故,可能指的是那位美丽却无法生育的古代女子,也可能只是诗人的一种比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和母性的缺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春天的美丽无法带来生命的延续,就像那位美丽却无法成为母亲的女子一样。这是一种对生命、母性、季节和周期的深深思考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