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
                        
                         
                            
意思:稍后不久束刹议论这件事,幸亏有西方托后车。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寄李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游历、友情、政治和人生感悟。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赏析: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首联描绘了诗人游历东都(洛阳)的情景,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却没有收到过他朋友的一封信。“五岁”是漫长的时间,但朋友的忽视和冷漠可能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颔联对朋友的早年成名和晚年疏远进行了反思。他们早年齐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他们身处同一国度,却变得情疏意冷。这可能暗示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颈联转向了与朋友的重逢和未来的期待。他们将在东都再次相见,讨论当前的事情,并把希望寄托在西方(佛教中指天堂或来世)。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尾联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主题——友情和游历。他邀请朋友来这里,与他共享这里的风景和鱼乐。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游历、友情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