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涟上别王秀才》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意思:浩荡长起,你行完全没有休息。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涟上别王秀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客的深深关怀和劝诫。 首联“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直接描绘了远行客的孤寂和思乡之情。飘飖,即飘荡,形容旅途艰辛。经远道,表示旅途漫长。客思,客居他乡的愁思。穷秋,深秋,此时离乡的客人更感凄凉。浩荡,形容江水的无边无际,暗指客人的行程也如此。君行殊未休,表示作者对客人旅行的担忧和劝诫。 颔联“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则进一步描绘了客人的旅程的艰难和危险。“崎岖”形容山路坎坷,“海侧”则暗示了旅途的遥远。无前俦,表示旅程的艰难前所罕见。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表达了作者对客人忽然想要投奔他乡的惊讶和惋惜。 颈联“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描述了客人的旅途环境,充满了凄凉和悲伤。“东路”暗示了客人的离别,“楚歌复悲愁”则描绘了旅途的寂寞和哀愁。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关怀和担忧。 最后两联“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则是作者对客人的劝诫和关怀,希望他好好保重自己,不要虚度青春。“赠言岂终极”,表示作者的赠言只是临别的赠言,而他的关怀却是永恒的。“慎勿滞沧洲”,沧洲,即水边地,暗指客人的故乡。这句话告诫客人不要长久地滞留他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远行客的深深关怀和劝诫,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
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
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
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
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
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
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浩荡

    读音:hào dàng

    繁体字:浩盪

    短语: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无垠 茫茫 氤氲 无量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一望无际 宽阔 漠漠

  • 行殊

    读音:xíng shū

    繁体字:行殊

    意思:行为特殊。
      ▶《文选•扬雄<解嘲赋>》:“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
      ▶吕延济注:“殊谓与常理殊也。”

    解释:1.行为特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