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尾犯·庐山小隐》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意思:香炉照日,希望在与、青霄近。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尾犯·庐山小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首先,诗的开头“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接着,“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仿佛彩桥飞过深溪,奔雷般的流水声余韵犹存。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这几句诗描绘了庐山的高耸入云,阳光照射下的香炉峰仿佛与天际相接,给人一种接近青霄的感觉。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这里运用了“群仙”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群仙的认可,让他进入神仙的世界。 “海上云车回轫。少姑传、金母信”,这几句诗描绘了一个神仙世界中的场景,云车驶过海上,少姑传来了金母的信息,暗示着神仙世界的神秘和美好。 “谁见壶中景。花洞里、杳然渔艇”,这里再次描绘了神仙世界的景象,渔艇在花洞里杳然不见,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最后,“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远离尘嚣,充满了神秘和美好,不需要再问世间的尘土。 整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庐山小隐。
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
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
少姑传、金母信。
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
谁见壶中景。
花洞里、杳然渔艇。
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青霄

    读音:qīng xiāo

    繁体字:青霄

    意思:
     1.青天;高空。
      ▶晋·左思《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濮阳瓘《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纳兰

  • 香炉

    读音:xiāng lú

    繁体字:香爐

    短语:化铁炉 煤气炉 烤炉 电炉 锅炉 焚烧炉 熔炉 转炉 烘炉

    英语:thurible

    意思:(参见香炉,香鑪)

  • 照日

    引用解释

    与日光相辉映。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隋珠照日,罗衣从风。” 北周 庾信 《杨柳歌》:“衔云酒盃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新唐书·马璘传》:“从 李光弼 攻 洛阳 , 史朝义 众十万阵 北邙山 ,旗鎧照日。”

    读音:zhào r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