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停对酒送春》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意思:刺史二千石,也不为贫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南停对酒送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篇,它描绘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含桃已经落,红薇花却还散发着香气,这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诗人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晚莺在城上鸣叫,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诗人独自拿着酒杯,在南亭送走了残春。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绪。半酣时,诗人忽然放声歌唱,歌中究竟唱的是什么?诗人并没有明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 在诗人的反思中,他并没有因为年岁的增长而感到痛苦,反而认为刺史二千石的职位并不算低贱。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和困难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反思了那些和自己一起登第的同年,他们现在大多已经不在了。这种反思体现了诗人的沧桑和感慨。 最后,诗人表示虽然亲朋好友已经去世不少,家中也有子孙承欢,但是每当遇到酒时,他还是会感到欢欣。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他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更替、时光流逝、人生经历的反思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
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
半酣忽长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无一分。
亲故半为鬼,僮朴多见孙。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欢欣。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千石

    读音:qiān dàn

    繁体字:千石

    意思:石,容量单位。
      ▶秦·汉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从二千石递减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
      ▶《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

  • 刺史

    读音:cì shǐ

    繁体字:刺史

    英语:feud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governor

    意思: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 贱贫

    读音:jiàn pín

    繁体字:賤貧

    意思:(贱贫,贱贫)

     1.卑贱贫困。
      ▶《楚辞•九章•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