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和》 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

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

意思:斑特隐瞒你几乎背局,塞鸿奴仆不烦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十和》

全文创作背景

**《十和》的创作背景与南宋后期的政治环境以及刘克庄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南宋末期,政权昏暗,统治者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短暂的和平,这种局面令许多文人志士感到悲愤。刘克庄便是其中之一,他对国家的现状深感痛心,因此写下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刘克庄本人的仕途也颇为坎坷,他曾因攀附权贵而受人诟病,但又仗义执言,屡次遭受贬谪。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
训狐声厉憎韩子,鹦鹉才高累祢平。
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
客来林下温前话,尚得山翁掩耳惊。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塞鸿

    读音:sāi hóng

    繁体字:塞鴻

    意思:(塞鸿,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