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兰》 灵均曾采撷,纫珮挂荷裳。

灵均曾采撷,纫珮挂荷裳。

意思:屈原曾采摘,把玉佩挂在荷下。

出自作者[唐]无可的《兰》

全文创作背景

唐代诗僧无可的《兰》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他对兰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兰花自古就是中国文人雅士喜爱的对象,其优雅的气质和高洁的品格为诗人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无可在这首诗中,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色彩、形态和香气,展现了兰花的美丽和高雅。同时,无可也借兰花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高尚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珮挂荷裳。

关键词解释

  • 采撷

    读音:cǎi xié

    繁体字:埰擷

    短语:采录 征集 募 募集 筹募 集 搜集 采访 收集

    英语:gather

    意思:(参见採撷,采撷)

  • 灵均

    引用解释

    1. 战国 楚 文学家 屈原 字。《楚辞·离骚》:“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韵》词:“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灵均 ,欲向 重华 诉。” 李大钊 《青春》:“ 湘水 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词章之士

  • 荷裳

    引用解释

    1.用荷叶做衣服,示其人之高洁。语本《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雧芙蓉以为裳。”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赋》:“咏 三閭 之披服,美兰佩而荷裳。”

    2.指隐逸者之服。 唐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詔书徵拜脱荷裳,身去 东山 闭草堂。”

    3.借指高人隐士。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