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意思:难道要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程端明知成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阳关口雪花纷飞,江上梅花盛开的壮美景象。同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热烈欢迎,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和期许。
其次,从诗句上来看,“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这一开头两句,气势磅礴,展现了高阳关口帐篷敞开,旌旗飘扬的壮观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有贵宾到来的喜庆气氛。
接着,“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关头的雪比作江上的梅花,既描绘了关口雪花的纷飞景象,又展现了江上梅花的艳丽景色。
然后,“宵衣矜远俗,霞冕寄良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和期许。诗人用“宵衣”形容远方的客人辛勤奔波,用“霞冕”形容人才的光辉。
最后,“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这两句诗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人希望能够在帝台的修梧树下,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这首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和国家的深深关怀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