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程端明知成都》 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意思:难道要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程端明知成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阳关口雪花纷飞,江上梅花盛开的壮美景象。同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热烈欢迎,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和期许。 其次,从诗句上来看,“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这一开头两句,气势磅礴,展现了高阳关口帐篷敞开,旌旗飘扬的壮观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有贵宾到来的喜庆气氛。 接着,“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关头的雪比作江上的梅花,既描绘了关口雪花的纷飞景象,又展现了江上梅花的艳丽景色。 然后,“宵衣矜远俗,霞冕寄良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和期许。诗人用“宵衣”形容远方的客人辛勤奔波,用“霞冕”形容人才的光辉。 最后,“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这两句诗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人希望能够在帝台的修梧树下,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这首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和国家的深深关怀和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
宵衣矜远俗,霞冕寄良才。
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帝台

    读音:dì tái

    繁体字:帝檯

    解释:1.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名。 2.犹帝阙。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