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聂耳墓献花》 精神不死天难夺,千古潮声东海滨。

精神不死天难夺,千古潮声东海滨。

意思:精神不死天难以改变,千古潮声东海之滨。

出自作者[现代]老舍的《聂耳墓献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英雄的赞美和对人民精神的歌颂。 首联“墓对茫茫大海波,英雄岂问命如何?”描绘了英雄的墓地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象征着英雄的伟大和坚韧。这里“茫茫大海波”也暗示了英雄的一生可能充满了艰难和挑战,但他们仍然坚韧不拔,不问命运如何。这一句表达了英雄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长城新筑君知否,七亿人民唱凯歌。”这句诗描绘了新长城的建立,象征着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七亿人民唱凯歌,表明了全国人民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 “一束鲜花热泪新,悲歌长忆谱歌人。”这句诗表达了对英雄的纪念和怀念,鲜花代表了对英雄的敬意和感激,热泪则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和敬仰。悲歌长忆谱歌人,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英雄精神的传承。 “精神不死天难夺,千古潮声东海滨。”这两句诗表达了英雄的精神将永存不灭,如同千古潮声在东海滨回响。这也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英雄事迹的传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英雄的赞美和对人民精神的歌颂,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事迹和精神的不朽传承和发扬的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墓对茫茫大海波,英雄岂问命如何?
长城新筑君知否,七亿人民唱凯歌。
一束鲜花热泪新,悲歌长忆谱歌人。
精神不死天难夺,千古潮声东海滨。
作者介绍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关键词解释

  • 东海

    读音:dōng hǎi

    繁体字:東海

    英语:East China Sea

    意思:(东海,东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精神

    读音:jīng shén

    繁体字:精神

    短语:原形 面目 庐山真面目 真面目

    英语:spiritual

    意思:
     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
     

  • 天难

    读音:tiān nán

    繁体字:天難

    意思:(天难,天难)
    天降的灾难。
      ▶晋·潘岳《寡妇赋》:“嗟余生之不造兮,哀天难之匪忱。”

    解释:1.天降的灾难。

  • 海滨

    读音:hǎi bīn

    繁体字:海濱

    英语:(n) shore; seaside

    意思:(海滨,海滨)
    近海之处;海边。
      ▶《书•禹贡》:“厥土白坟,海滨广斥。”
      ▶孔颖达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