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愁行路客,羞比舞筵人。
意思:习惯愁过路客人,羞耻比舞席人。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谑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何恨苦长颦,纤姿妩媚春》,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美丽。
首句“何恨苦长颦”,诗人以一种深深的同情开始,表达了对长颦的恨意,这里的“颦”指的是皱眉,通常用来形容忧愁或痛苦的表情。这句诗以一种深深的情感色彩描绘了愁苦的情境,为整首诗定下了哀伤的基调。
“纤姿妩媚春”则描绘出纤细柔美的姿态,仿佛在春天的美景中,有一种妩媚的气息。这里的“纤姿”象征着人物的柔弱和娇美,而“妩媚”则描绘出一种令人心动的美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爱情的季节,诗人在这里用春天的美丽来比喻人物的美丽和柔弱。
“惯愁行路客,羞比舞筵人”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物的特性,他们习惯了愁苦的生活,不愿意与那些在欢乐场合中的人们相提并论。这里的“行路客”和“舞筵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前者充满了忧愁和困扰,后者则充满了欢乐和欢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特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
“乱叶斜斜雨,狂花衮衮尘”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见到的景象。乱叶和斜雨构成了混乱和凄凉的画面,狂花和衮衮尘则描绘出一种狂野和繁华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受和理解。
最后,“残蝉来噪日,应落汉潭滨”这两句诗描绘了蝉鸣之后即将落幕的景象,象征着人物的忧愁和痛苦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结束。这里的“汉潭滨”可能是指人物的家乡或者所在的地方,象征着人物的情感根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美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深深理解和同情。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