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

意思:常想将道德的,高谈阔论地炉子旁边。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对道友的思念。 首联“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孤独和简朴的感受。他独自在山顶上生活,只吃橡子饼,喜欢和道友谈论道法。这表现出他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对道友的深厚感情。 颔联“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描绘了山中动物和山神的活动,以及听说道友要行脚去化导众生的情景。这些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山中生态的关注和对道友的敬仰。 颈联“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回忆了作者过去寻师问道的日子,虽然道友不同,但他们的谈论却使人感到忧愁。这表现出作者对道法的追求和对道友的思念。 尾联“密传与迦叶,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表达了作者对道法的传承和珍视,以及他对道友的期待。他希望将道法传承给迦叶,而自己的师父也不停地追求道法。这表现出作者对道法的敬仰和对道友的信任。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和对道友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道法的追求和对山中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
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
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
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獮猴。
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
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
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
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
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
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
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
吾师得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地炉

    读音:dì lú

    繁体字:地爐

    意思:(参见地炉,地鑪)

    解释:1.亦作\"地炉\"。 2.《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炉\"为大地陶冶万

  • 高论

    读音:gāo lùn

    繁体字:高論

    英语:enlightening remarks

    意思:(高论,高论)

     1.纵谈,纵论。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