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赠柯遂卿一首(并序)》
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
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
意思:
腥涎的原因,蚂蟥蚯蚓都蛇鳞。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赠柯遂卿一首(并序)》
全文赏析
【注释】:
(今年夏四月,余至台,闻柯遂卿抗言释诬囚事,甚异而
伟之。夫天下之大,岂无慷慨激烈之士见义而勇为之者哉
?其作也非有私,其进也非有求,触于其心,形于其言,
发于其言,信于其事,可不谓之大丈夫哉!惜其晦而弗彰
也,于是乎为之诗曰:)
相关句子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
--
出自《蜗牛》作者:[宋]苏轼
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
--
出自《庙子湾下作》作者:[宋]梅尧臣
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
--
出自《拂舞歌辞》作者:[唐]李贺
蚤韭不甘同臭味,秋莼虽滑带腥涎。
--
出自《采蕨》作者:[宋]方岳
乃惊躍玻璃寒,骨被顽甲流腥涎。
--
出自《食笋》作者:[宋]汪炎昶
暝归岩洞抱龙宿,腥涎满身闻异香。
--
出自《杨山人寻仙歌》作者:[明]王问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渍。
--
出自《题竹洲》作者:[宋]徐元杰
古人之所是,今人之所迂。
--
出自《初六日雨而甚微》作者:[宋]赵蕃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
出自《鶺鴒颂》作者:[唐]李隆基
非耳目之所到,非心意之所及。
--
出自《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宋]释普度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
出自《九章之九 悲回风》作者:[先秦]屈原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
出自《游天台山赋》作者:[魏晋]孙绰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
出自《塞下曲》作者:[唐]李贺
坐食挫戎机,养虺交蛇鳞。
--
出自《感时述事(十首)》作者:[明]刘基
金锁蛇鳞百尺身,领得江中万鱼起。
--
出自《神弦曲(四首)》作者:[明]王彝
花甲将看枝迋斥,蛇鳞不复地中潜。
--
出自《新韵曾子进早春》作者:[宋]梅尧臣
诗句原文
雷霆蛰神威,妖蜃跃海滨。
将军战败死,玉帐空无人。
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
天弧不张弦,民情曷由申。
县购亦令典,奉行在明仁。
谁令奸宄徒,并缘逞顽嚚。
俄然齿发躯,化作豺狼身。
剽金既无畏,况复枉平民。
壮哉柯夫子,义气冲九旻。
曳裾公府门,抗论回星辰。
坐令霜雪间,朽骨生阳春。
睨视夸毗儿,精魂散飞尘。
我忽耳闻之,肝胆张轮困。
安得似卿辈,落落千百人。
出应休明时,翊赞皋陶臣。
旌别鸾与枭,再使权衡均。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蛇鳞
读音:
shé lín
繁体字:
蛇鱗
意思:
(蛇鳞,蛇鳞)
1.蛇鱼之属。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外南经•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贱无定贡,贵无常珍,物不自物,自物由人,万事皆然,岂伊蛇鳞。”
蛇鳞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