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归化甸》 边声回朔吹,尘色蔽胡天。

边声回朔吹,尘色蔽胡天。

意思:边声回朔吹,尘色蒙蔽胡天。

出自作者[明]金幼孜的《次归化甸》

全文创作背景

《北征录》又名《北使记》、《使北记》,记明太祖朱元璋遣使元廷事。金幼孜撰。书中记述了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至八月间,明太祖遣使赴元廷谈判的经过。使者自南京出发,经山东、河北,逾居庸,历上都开平,抵和林。书中记载了明太祖给元顺帝的国书,双方的交涉和争论,以及沿途所见山川城郭、风土人情,是研究明初历史的重要史料。 《北征录》原有三卷,散佚不传。《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为一卷,收入史部杂史类。今人王颋有《北使记校注》,收入《元史及民族研究集刊》第七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金幼孜(1368年—1431年),名善,字幼孜,号退庵,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朝初年官员、史学家。金幼孜历任翰林编修、户部尚书等职,曾随朱棣北征,死后谥文靖。著有《北征录》、《金文靖集》等。 总的来说,《次归化甸》是金幼孜在明朝初期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他在出使元廷途中的所见所感。这篇散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壮丽景色和蒙古人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御前传檄罢,歇马卸鞍鞯。
日落双旌晚,云开万幕连。
边声回朔吹,尘色蔽胡天。
敌忾心犹切,长歌北伐篇。

关键词解释

  • 胡天

    读音:hú tiān

    繁体字:衚天

    意思:
     1.亦称“胡天神”。
      ▶北朝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奉的神。
      ▶《魏书•后妃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后幸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已下从者数百人,昇于顶中

  • 边声

    读音:biān shēng

    繁体字:邊聲

    英语:sound of horses neighing and wind blowing on frontier

    意思:(边声,边声)

     1.指

  • 吹尘

    引用解释

    《史记·五帝本纪》“举 风后 、 力牧 、 常先 、 大鸿 以治民” 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世纪》:“ 黄帝 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羣。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 风 名 后 者哉……於是依二占而求之,得 风后 於海隅,登以为相。’”后以“吹尘”为得良相之兆。《太平广记》卷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