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师直归马上作》 陶然行且歌,良惬静者素。

陶然行且歌,良惬静者素。

意思:陶这样边走边唱歌,好惬意安静的元素。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送谢师直归马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郊外送别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淡淡哀愁和对陌上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送客西郭门,适与嘉宾遇”,简洁明了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客人是谁,为何而送,已有所暗示。接下来的“杂花被原野,南尽远目注”两句,描绘了春日原野上的繁花似锦,这正是送别时诗人眼中的景象,也是诗人心中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花香和春意的美丽世界。 “扑扑乱朱纷,蒙蒙凝白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的繁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欣赏。花的颜色和形状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仿佛能够看到那片五彩斑斓的花海。而“蒙蒙凝白雾”则让人联想到花雨落下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林下风正柔,繁香不飞去”两句,则表现了花的另一种美:静谧、内敛。在风中摇曳的花枝,虽然香气四溢,但却不会随风飘散,这正是诗人对陌上人的深深思念的象征。 “日长人意间,归骑款不遽”两句,表现了送别时的愉悦和舒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心情也逐渐放松,而归来的骑马也显得不急不躁,符合诗人的心情。 “陶然行且歌,良惬静者素”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他陶然自得地边走边唱,这正是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的体现。 最后,“却念陌上人,春愁纷似絮”两句,诗人开始思考起陌上人的感受,并由此产生了春愁。这春愁如同纷飞的柳絮,让人难以忘怀。这一转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郊外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淡淡哀愁和对陌上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客西郭门,适与嘉宾遇。
杂花被原野,南尽远目注。
扑扑乱朱纷,蒙蒙凝白雾。
林下风正柔,繁香不飞去。
日长人意间,归骑款不遽。
陶然行且歌,良惬静者素。
却念陌上人,春愁纷似絮。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陶然

    读音:táo rán

    繁体字:陶然

    英语:happy and carefree

    意思:
     1.醉乐貌。
      ▶晋·陶潜《时运》诗:“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

  • 行且

    引用解释

    将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贱不敢逆盛指,行且谋引去。”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康节先生 ﹞《观盛化吟》有云:‘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见乱离。’其子谓乱离之语太过。 康节 嘆曰:‘吾老且死矣,汝辈行且知之。’”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余行且归隐故山,终身弗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