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头濯足动沧浪,独醒何曾与世妨。
意思:矶头洗脚动沧浪,独醒何曾与社会关系。
出自作者[宋]薛嵎的《渔村会诸友戏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矶头濯足动沧浪》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诗人独自在江边濯足的场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醒自得的情怀。
首句“矶头濯足动沧浪”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以“沧浪”为引子,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展现出一种清净、自然的美。
“独醒何曾与世妨”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他独醒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并不因此而感到困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尽写骚经粘屋壁”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楚辞》中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对于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己的高洁之志。
“未逢渔父似潇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像屈原笔下的渔父一样,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山水之间。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这两句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同时也体现出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最后两句“制和荷衣恐惊俗,对人称是楚贤装”则表现出诗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以荷衣为制,恐会惊扰世俗,同时也以楚贤自居,表现出他对自己的高洁之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独自在江边濯足的场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醒自得的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