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阳牡丹图》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意思:古称“天下没有严肃,但恐怕世人喜欢随时移动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牡丹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首先,诗中提到了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牡丹的赞美之情。接着,作者回忆了自己过去所记数十种牡丹,但现在十年已经忘记了一半。这表现出作者对牡丹的深深喜爱和关注,同时也暗示了牡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在描绘牡丹时,作者使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如“开图若见故人面”、“比新较旧难优劣”,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新品种牡丹的赞赏,如“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态度。 最后,作者通过对比新旧牡丹,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新品种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人心的担忧。他认为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暗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对新事物的包容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新事物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新事物的包容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於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
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
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驱。
四十年间花百变,最花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正色

    读音:zhèng sè

    繁体字:正色

    短语:单色 暖色

    英语:adopt a stern countenance

    意思:
     1.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对间

  • 随时

    读音:suí shí

    繁体字:隨時

    短语:无时无刻

    英语:at any time

    意思:(随时,随时)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
      ▶《易•随》:“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 无正

    引用解释

    1.谓没有正确的。《国语·晋语四》:“ 管仲 殁矣,多谗在侧。谋而无正,衷而思始。” 韦昭 注:“无正,无正从也。”

    2.无人评正是非。《楚辞·严忌<哀时命>》:“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朱熹 集注:“无正,言无人能知己之贤,而平其是非也。”

    读音:wú zhè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