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后戏题》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意思:知道自己清凉似冬凌,每次被人喊做法律和尚。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醉后戏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傲的形象,但又在酒醉之后展现出柔情与温暖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比自身的清冷与他人的评价,以及酒醉前后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首句“自知清冷似冬凌”中,诗人用“清冷似冬凌”来形容自己,展现了一种冷淡、孤傲的形象。这种形象既可能是诗人自身的性格写照,也可能是诗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所赋予的形象。 次句“每被人呼作律僧”中,“律僧”一词既暗示了诗人有一种严谨、自律的性格,也暗示了诗人像僧人一样孤独、清冷的生活状态。这一形象与首句中的“清冷似冬凌”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诗人形象的刻画。 第三句“今夜酒醺罗绮暖”中,诗人通过描述酒醉后的状态,展现了另一种形象。这里的“罗绮暖”与前面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在酒醉之后释放出的内心的柔情与温暖。 最后一句“被君融尽玉壶冰”,这里的“君”指的是酒,意味着酒的力量使诗人内心的冰块融化,释放出柔情。同时,“玉壶冰”也呼应了首句中的“清冷似冬凌”,使整首诗在形象塑造上更加完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的对比和内心的变化,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也表达了诗人在孤傲的外表下隐藏的柔情与温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今夜酒醺罗绮暖,被君融尽玉壶冰。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冬凌

    读音:dōng líng

    繁体字:冬凌

    意思:冰。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熙宁中欲行冬运,汴渠旧制有闭口,十月则舟不行,于是以小船数十,前设碓以擣冰,役夫苦寒,死者甚众,京师谚语有‘昔有磨磨浆水,今有碓擣冬凌’之

  • 清冷

    读音:qīng lěng

    繁体字:清冷

    英语:chilly

    意思:I

     1.清凉寒冷。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闻捷《海

  • 自知

    读音:zì zhī

    繁体字:自知

    英语:know

    意思:
     1.认识自己;自己明瞭。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

  • 律僧

    读音:lǜ sēng

    繁体字:律僧

    意思:持守戒律的僧人。
      ▶唐·白居易《醉后戏题》诗:“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唿作律僧。”
      ▶唐·贾岛《赠友人》诗:“不同狂客醉,自伴律僧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