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意思:尚书原来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经过。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玉器的美丽和神奇。 首联“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就展现出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画面。这里,诗人将玉器比作“铦锥”,展现出其锐利和精细,而“贮云含雾”则描绘出玉器的神秘和深邃,仿佛能容纳云雾,充满了奇幻和神秘感。“到南溟”则进一步描绘出玉器的广袤和深远,如同能通向未知的海洋。 颔联“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这里诗人将玉器与古代的典章制度联系起来,仿佛玉器也有其历史和故事。尚书和内史都是古代的重要官职,负责起草诏书和记录历史,这里诗人暗示玉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颈联“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这里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玉器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物品,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象征。它的“曲艺”可以带来益处,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微辞”,即其深邃的含义和美丽的象征。 尾联“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这里诗人再次将玉器与月亮和兔子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其神秘和美丽。桂阳卿月光辉遍,描绘出玉器在月光下的美丽和神秘;毫末应传顾兔灵,则进一步强调了玉器的微小之处也充满了生命力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玉器的美丽和神奇,表达了诗人对玉器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
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道经

    读音:dào jīng

    繁体字:道經

    英语:Taoist scriptures

    意思:(道经,道经)

     1.路过。
      ▶《后汉书•西域传•于窴国》:“元嘉元年,长史赵评在于窴病

  • 尚书

    读音:shàng shū

    繁体字:尚書

    英语: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意思:(尚书,尚书)
    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秦为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