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悼亡》 鹿门不共庞公隐,凤褐谁缝杜老衣。

鹿门不共庞公隐,凤褐谁缝杜老衣。

意思:鹿门不共庞公隐藏,凤为谁缝杜甫衣服。

出自作者[宋]艾性夫的《悼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死生最怕堕危机,乱世全身正自稀。》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生死无常的深深忧虑。 首联“死生最怕堕危机,乱世全身正自稀。”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意识到在动荡的年代,生死往往不是由个人的意愿所能掌控的,因此,能够全身而退,避免陷入混乱的局势,就显得尤为珍贵。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凸显了乱世的危险和无常,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常的深深忧虑。 颔联“满地干戈殊不定,盖棺丘陇未为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诗人认为,即使在战乱中保全了生命,但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的结局。这一联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无常,进一步强调了乱世中生死无常的主题。 颈联“鹿门不共庞公隐,凤褐谁缝杜老衣。”诗人通过典故表达了对乱世中生存的无奈和担忧。鹿门山是庞公隐居的地方,杜老衣则是杜甫的衣物。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无法像庞公那样隐居避世,也无法像杜甫那样有衣物蔽体。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生存环境的无奈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愁绝梧楸烟雨地,藁砧百岁拟同归。”诗人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乱世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无奈。“藁砧百岁”指的是夫妻百年之后同归黄土的情景,但在这乱世之中,这种美好的愿景似乎变得遥不可及。这一联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乱世中的生死无常、战争残酷、生存无奈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愿景的追求。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时代背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死生最怕堕危机,乱世全身正自稀。
满地干戈殊不定,盖棺丘陇未为非。
鹿门不共庞公隐,凤褐谁缝杜老衣。
愁绝梧楸烟雨地,藁砧百岁拟同归。

关键词解释

  • 老衣

    读音:lǎo yī

    繁体字:老衣

    意思:殓衣的俗称。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内臣稍富厚者,预先损资摆酒,立老衣会、棺木会、寿地会,念经殡葬,以为身后眼目之荣。”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 鹿门

    读音:lù mén

    繁体字:鹿門

    意思:(鹿门,鹿门)

     1.古城门名。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杜预注:“鲁南城东门。”
     
     2.鹿门山

  •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
  • 庞公

    读音:páng gōng

    繁体字:龐公

    意思:(庞公,庞公)
    指庞德公。
      ▶东汉·襄阳人。躬耕于襄阳·岘山之南,曾拒绝刘表的礼请。后隐居鹿门山,采药以终。
      ▶唐·皇甫冉《赠郑山人》诗:“庞公採药去,莱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