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沁园春 勉诸门人》 道在常人,日用之间,人自不知。

道在常人,日用之间,人自不知。

意思:方法在普通人,日用之间,人自己都不知道。

出自作者[元]李道纯的《沁园春 勉诸门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诗,旨在教导人们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它强调了“道”的存在,即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但人们往往忽视它。 首先,诗中提到了“柰丛识纷纷,红尘衮衮”,这是对世俗纷争和复杂社会现象的描绘,暗示人们被各种知识和观念所困扰,被红尘俗世所牵绊,无法清晰地看到真理。 接着,“人我山高,是非海阔”是对人际关系的描绘,指出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如同高山一般难以逾越,而各种争议和分歧如同大海一般深广。这些困难和挑战使得人们难以接近真理。 然而,诗中又说“一切掀翻便造微”,这表示诗人认为如果能够超越这些困扰和挑战,就能达到更深层次的智慧和理解。这需要人们有勇气和决心去打破现有的束缚,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 接下来的部分,“诸贤眷,听清庵设喻,切勿狐疑”,诗人鼓励人们听取他的教导,不要犹豫和疑惑,这表明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接受他的启示,不要在困惑中徘徊。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先将清净为基”、“用静定为庵自住持”,这些都是对修行方法的指导,强调了清净和静定的重要性。通过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稳定,人们可以更好地接近真理。 最后,“常行此,若工夫不闲,直入无为”,这表示诗人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持续地实践这些原则和方法,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如果不能时刻保持警觉和专注,就应该直接进入无为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诗,它教导人们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它鼓励人们超越世俗的困扰和挑战,追求更深层次的真理和理解。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在常人,日用之间,人自不知。
柰丛识纷纷,红尘衮衮,灵源不定,心月无辉。
人我山高,是非海阔,一切掀翻便造微。
诸贤眷,听清庵设喻,切勿狐疑。
先将清净为基。
用静定为庵自住持。
以中为门户,正为床榻,诚为径路,敬作藩篱。
卑顺和人,谦恭接物,服食兴居弗可违。
常行此,若工夫不闲,直入无为。

关键词解释

  • 常人

    读音:cháng rén

    繁体字:常人

    意思:
     1.守常道不变的人。
      ▶《书•立政》:“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沈集传:“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

  • 日用

    读音:rì yòng

    繁体字:日用

    英语:daily expenses

    意思:
     1.每天应用;日常应用。
      ▶《易•繫辞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孔颖达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之间

    读音:拼音:zhī jiān 五笔:ppuj

    之间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之的解释 之 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