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朱铎民如南华礼虚云长老》 君向曹溪路,云向空中度。

君向曹溪路,云向空中度。

意思:你向曹溪路,云向空中延伸。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送朱铎民如南华礼虚云长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畏和赞美。它以一种独特的、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曹溪路上的云彩,以及普贤古真人的神奇之处。 首先,诗中描绘了“君向曹溪路,云向空中度。曹溪路上行,云从脚下生。”这两句诗,诗人以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曹溪路上的云彩。在行走在曹溪路上时,云彩从脚下升起,仿佛是引导着诗人前行。这种描绘充满了神秘和诗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宇宙的广大无边。 “我闻普贤古真人,一一毛孔皆出云。”这两句诗则是对普贤古真人的赞美。诗人似乎在讲述普贤古真人能够控制云彩,让云从毛孔中流出,这无疑是对普贤古真人的神奇能力的赞美。 “一云普现无边身,无言何用持赠君!”这两句诗描绘了普贤菩萨的广大无边的神通,能够一云普现,无所不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普贤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以及他的神通广大。 最后,“唯有空中一片云,谁能系此长氤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赞美。天空中的一片云,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就是自然的魅力。 “君行若见南华老,请君问取虚云好。”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普贤古真人的敬仰之情,希望南华老能够见到虚云普贤。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宇宙、普贤古真人和南华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它以一种独特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深深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这是一种深深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向曹溪路,云向空中度。
曹溪路上行,云从脚下生。
我闻普贤古真人,一一毛孔皆出云。
一云普现无边身,无言何用持赠君!
唯有空中一片云,谁能系此长氤氲?
君行若见南华老,请君问取虚云好。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曹溪

    读音:cáo xī

    繁体字:曹溪

    意思:
     1.水名。在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下。
      ▶唐·杨炯《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萧寺休为相,曹溪便寄家。”
      ▶宋·文天祥《南华山》诗:“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

  • 空中

    读音:kōng zhōng

    繁体字:空中

    短语:半空中

    英语:in the sky

    意思:
     1.空间;天空。
      ▶《列子•天瑞》:“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

  • 中度

    (1).合乎标准、法度。《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淮南子·主术训》:“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四游记·果老骑驴应召》:“言词清雅,礼数中度。”
    (2).引申为恰到好处。 唐 陈鸿 《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浓中度。”《宋史·欧阳修传》:“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读音:zhōng d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