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桑扈》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意思:作为国家的屏障和支柱,诸侯都把你们当成言行的法度,克制自己遵守必要的礼节,就能享受不尽的洪福。

出自作者[先秦]诗经的《桑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乐歌。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可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乐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政治色彩。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前两章的述写在先扬中已暗伏后抑的因素,所以后两章即在此基础上向与饮者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应该说这种劝说是很尖锐也很严厉的,但由于前面“之屏之翰,百辟为宪”的铺垫,和后面“万福来求”的激励,使之显得从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说服力。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两句,其表面作用是点出饮酒,在全诗中立一基点,据此可认为它是周王宴饮诸侯时所奏的乐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殊地位又对以下的“匪敖”,起着一种隐喻的暗示。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样,人不傲才能福禄不断。这种隐喻,是很有深意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解释

  • 不难

    读音:拼音:bù nán 五笔:gicw

    不难的解释

    比较容易办到的事情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
  • 百辟

    读音:bǎi bì

    繁体字:百辟

    意思:
     1.诸侯。
      ▶《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孔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
      ▶《

  • 不戢

    读音:bù jí

    繁体字:不戢

    意思:
     1.不检束;放纵。
      ▶《诗•小雅•桑扈》:“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郑玄笺:“王者位至尊,天所子也。然而不自敛以先王之法,不自难以亡国之戒,则其受福禄亦不多也

  • 受福

    读音:shòu fú

    繁体字:受福

    意思: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
      ▶《易•困》:“利用祭祀,受福也。”
      ▶《汉书•礼乐志》:“下民安乐,受福无疆。”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所以世人惟这等人为得天

  • 不那

    读音:bù nà

    繁体字:不那

    意思:无奈。
      ▶唐·孙蜀《中秋夜戏酬顾道流》诗:“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
      ▶宋·张孝祥《鹊桥仙•落梅》词:“吹香成阵,飞花如雪,不那朝来风雨。”
      ▶明·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