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沟上梅花欲发》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意思:不要恨夜来没有伴侣,明还见影参差。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沟上梅花欲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亭子的形象,以及它在冬天雪景中的特殊美感。 首两句“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描绘了亭子的位置和它在冬天雪景中的形象。第一句中的“亭亭”和“背暖”暗示这是一个朝南或朝东的亭子,它背对着温暖的阳光,面对着结冰的溪流。“脉脉”和“含芳”描绘了它在雪中的形象,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地等待春天的到来,同时又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与周围的雪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则表达了作者对亭子的情感和理解。这里,“伴侣”可以理解为亭子的其他建筑物或者人,但作者并没有责怪它夜间的孤独,反而以月亮的陪伴来安慰它。在月光下,亭子的影子显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美丽。这表达了作者对亭子的深深同情和理解,同时也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亭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参差

    读音:cēn cī

    繁体字:參差

    英语:irregular

    意思:(参差,参差)

     1.不齐貌。
      ▶《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汉·张衡《西京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见影

    读音:jiàn yǐng

    繁体字:見影

    意思:(见影,见影)
    显露迹象。
      ▶《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谢道:‘押司,只好趁天未明时讨具棺材盛了,邻舍街坊,都不要见影。’”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