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村寒食》 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

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

意思:预折杨树枝插在屋檐下,豆粥香软麦糖甜。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江村寒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杨柳、豆花、麦芽等春天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 首句“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中,“预折杨枝”描绘了杨柳的柔软和婀娜,“插绕檐”则描绘了杨柳枝条环绕屋檐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而“豆糜香软”和“麦饧甜”则描绘了春天的食物,豆花香气四溢,麦芽甜软可口,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春衣未染新丝织,午篆犹分旧火添。”两句诗中,“新丝织”与“未染新丝”形成对比,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新鲜感。“午篆犹分旧火”描绘了一种闲适的午后时光,焚香静坐,享受生活的美好。 “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两句诗中,“小雨送花”描绘了春雨中花朵绽放的景象,“青见萼”则描绘了花朵初开时颜色由淡变深的变化。“轻雷催笋”则描绘了春雨过后竹笋在轻雷中破土而出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不因人远伤离别,那得春愁上短髯。”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离别的豁达态度。诗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离别而感到伤感,就不会有因春天而生的愁绪。这里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各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欣赏。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节的关注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
春衣未染新丝织,午篆犹分旧火添。
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
不因人远伤离别,那得春愁上短髯。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杨枝

    引用解释

    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 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 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