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起行貌。《礼记·玉藻》:“弁行,剡剡起屨。” 孔颖达 疏:“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屨恒起也。”
2.闪烁貌。《楚辞·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陆游 《予行蜀汉间怅然有感》诗:“麦陇雪苗寒剡剡,柘林风叶莫颼颼。”
读音:yè zhōng
繁体字:夜中
意思:夜半。 ▶《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
读音:bù chéng
繁体字:不成
英语:won\'t do
意思: 1.未成年。 ▶《左传•哀公五年》:“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杜预注:“不成,未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