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凌歊台》 苔碑有字多漫灭,野寺无僧转寂寥。

苔碑有字多漫灭,野寺无僧转寂寥。

意思:苔碑有字多模糊,野寺没有僧人转寂寥。

出自作者[宋]杜耒的《凌歊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在的寂寥感到愁闷。诗人以听觉引入,“几年听客话凌歊”,通过客人的话语,引出凌歊台,表现出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期待。然而,“不似台边目力遥”,站在台边,却发现视线所及并不如听闻中的那么遥远,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颔联“千古江山犹昨日,六宫歌舞自前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痕迹,千古的江山依旧,而六宫的歌舞却已经随着前朝消逝。这一对比,凸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颈联“苔碑有字多漫灭,野寺无僧转寂寥”,通过对苔碑和野寺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历史的遗迹在时间的消磨下变得模糊和寂寥。 尾联“碧聚双蛾愁不敛,阑干落照重魂消”,诗人以双蛾愁不敛,落照重魂消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凌歊台为线索,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年听客话凌歊,不似台边目力遥。
千古江山犹昨日,六宫歌舞自前朝。
苔碑有字多漫灭,野寺无僧转寂寥。
碧聚双蛾愁不敛,阑干落照重魂消。
作者介绍
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属江西)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关键词解释

  • 寂寥

    读音:jì liáo

    繁体字:寂寥

    英语:solitude

    意思: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注:“寂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