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意思: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睛初。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乱后余生的景象,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出了生活的凄凉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淡泊。 首联“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书籍被烧,山峰依旧,诗人对自己的草庐有着深深的眷恋。这里既表现了战乱的惨痛,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热爱。 颔联“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中,诗人表达了对人世的淡漠,喜欢与人少交往,照镜子时看到鹤发疏落,不禁自怜。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疏离感。 颈联“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孤岛上的池塘水涨满,小栏边的花儿在午后的晴天里散发着韵味。这一联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尾联“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中,诗人表达了自己遁世逃名的生活态度,不需要门前停满长者的车,只需酣歌自适。这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展现了战后生活的凄凉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淡泊,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花韵

    引用解释

    见“ 花韵 ”。

    亦作“ 花韵 ”。 花的韵致。 唐 司空图 《归王官次年作》诗:“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明 袁宏道 《和东坡梅花诗韵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之三:“ 宋 砚 蜀 纸 李廷珪 ,折枝貌得花韵老。”

    读音:huā yùn

  • 孤屿

    读音:gū yǔ

    繁体字:孤嶼

    意思:(孤屿,孤屿)
    孤立的岛屿。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 春涨

    读音:chūn zhǎng

    繁体字:春漲

    意思:(春涨,春涨)
    春季水涨。
      ▶唐·杜荀鹤《送人归淝上》诗:“巢湖春涨喻溪深,纔过东关见故林。”
      ▶宋·陆游《成都书事》诗之二:“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