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皇太妃阁五首》 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

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

意思:不为祈祷祈祷得到上天的帮助,要使风俗音乐时健康。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皇太妃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福禳灾的观念的,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辟兵已佩灵符小”,这表明人们已经佩戴了灵符,以辟邪避灾。灵符是古代道教用以驱鬼辟邪的符箓,在这里,诗人用“辟兵”一词,表达了人们对于安宁和平生活的追求。 接着,“续命仍萦彩缕长”一句,诗人用彩色的线绳来续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祈求长久的愿望。这里的“续命”和“祈禳”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通过祭祀、祈祷等方式来求得神灵的保佑,以求得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平安。 最后,“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诗人明确表示,人们进行祈禳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神灵的保佑,而是为了使社会风俗健康、和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公正、健康生活的追求。通过祈禳、灵符等传统文化元素,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辟兵已佩灵符小,续命仍萦彩缕长。
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天助

    读音:tiān zhù

    繁体字:天助

    意思:上天之佑助。
      ▶《汉书•刘向传》:“此皆以和致和,获天助也。”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

  • 时康

    读音:shí kāng

    繁体字:時康

    意思:(时康,时康)
    时世太平。
      ▶汉·王粲《无射钟铭》:“休徵时序,人说时康。”
      ▶唐·崔沔《奉和圣制乐游园宴》:“酒酣同抃跃,歌舞咏时康。”
      ▶明·

  • 风俗

    读音:fēng sú

    繁体字:風俗

    短语:风土 俗 人情 传统 风 遗俗

    英语:custom

    意思:(风俗,风俗)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 祈禳

    读音:qí ráng

    繁体字:祈禳

    意思:祈祷以求福除灾。
      ▶《汉书•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颜师古注:“祈,求福也。禳,除祸也。”
      ▶宋·苏轼《答郡中同僚贺雨》

  • 得天

    读音:dé tiān

    繁体字:得天

    意思:
     1.得天道。谓遵守永恒的运行规律。
      ▶《易•恒》:“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2.谓得四时之正。
      ▶《逸周书•周月》:“

  • 俗乐

    读音:sú yuè

    繁体字:俗樂

    英语:folk music

    意思:(俗乐,俗乐)
    古代对民间音乐、外来音乐和散乐(百戏)的泛称。与“雅乐”相对。雅乐、俗乐之分,始于隋文帝。
      ▶唐玄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