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戌冬》 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

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

意思:蛟龙冬季不冬眠,雷电夜间惊人。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戊戌冬》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造化人难测》是一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感悟的诗。它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以及社会中的战争和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草民臣子的深深同情。 首联“造化人难测,寒时暖似春。”描绘了自然的神秘和无常,寒冷的天气有时温暖得如同春天,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难以预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敬畏,也暗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颔联“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描绘了自然界中不寻常的现象,蛟龙在冬天不进入冬眠,雷电在夜晚惊人。这些现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也象征着社会中的冲突和变化。 颈联“四海疮痍甚,三边战伐频。”描绘了社会中的战争和苦难,四海疮痍,即全国各地都充满了战争的创伤,三边(泛指边疆)战伐频,即边境战争频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深深同情,也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尾联“静中观气数,愁杀草茅臣。”在冷静的思考中观察气数(命运、趋势),这使诗人深感忧愁,杀草茅臣(杀戮草民的臣子),即草民的苦难让诗人深感痛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草民的深深同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的深深忧虑。它通过描绘自然和社会中的现象,展示了世事的复杂性和无常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草民的深深同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造化人难测,寒时暖似春。
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
四海疮痍甚,三边战伐频。
静中观气数,愁杀草茅臣。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蛟龙

    读音:jiāo lóng

    繁体字:蛟龍

    英语:flood dragon

    意思:(蛟龙,蛟龙)

     1.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
      ▶《礼记•中庸

  • 雷电

    读音:léi diàn

    繁体字:雷電

    短语:打雷 霹雳

    英语:thunderbolt

    意思:(雷电,雷电)

     1.打雷和闪电。
      ▶《书•金縢》:“

  • 惊人

    读音:jīng rén

    繁体字:驚人

    短语:冲天 高度 入骨 万丈

    英语:astonishing

    意思:(惊人,惊人)
    使人惊奇。
      ▶《韩非子•喻老》:

  • 蛰雷

    读音:zhé léi

    繁体字:蟄雷

    意思:(蛰雷,蛰雷)
    惊醒蛰虫之雷。谓初发的春雷。
      ▶唐·殷尧藩《喜雨》诗:“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
      ▶明·张景《飞丸记•故旧存身》:“相逢望出寒微外,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