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庐山棕衣居士》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意思:兀兀山去无处回归,山中猛虎认识棕衣服。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寄庐山棕衣居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描绘了一幅山林幽深、人迹罕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向往。 首句“兀兀山行无处归”,诗人行走在山间,却找不到归宿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句“山中猛虎识棕衣”则描绘了山中的猛虎,它似乎认识棕衣,暗示了山中的危险和凶猛。这两句诗将山林中的危险和美丽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 第三句“俗客欲寻应不遇”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俗客的厌恶。俗客们追求的是繁华和热闹,而诗人却向往的是山林中的宁静和自由。第四句“云溪道士见犹稀”则描绘了云溪道士的稀少,暗示了山林生活的隐秘和不易寻找。这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林中的危险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俗客的厌恶和对山林生活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山行

    读音:shān xíng

    繁体字:山行

    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
      ▶元·刘迎《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

    <

  • 猛虎

    读音:měng hǔ

    繁体字:猛虎

    英语:fierce tiger

    详细释义:凶猛的老虎。晋?陆机?猛虎行:『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

  • 兀兀

    解释

    兀兀 wùwù

    (1) [motionless]∶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diligent]∶勤奋刻苦的样子

    (3) [dazed]∶昏沉的样子

    引用解

  • 无处

    读音:wú chǔ

    繁体字:無處

    意思:(无处,无处)
    I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孟子•公孙丑下》:“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注:“我在

  • 归山

    读音:guī shān

    繁体字:歸山

    英语:return to the mountain

    意思:(归山,归山)

     1.谓退隐。
      ▶唐·白居易《早送举人入试》诗:“春深官又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