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柳相公》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意思:一个身体就好像笼中鹤,向东眺望大海喊几声。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酬柳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相公唤狂生”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太平时代的感慨和对自由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笼中鹤的形象,象征着被束缚的自由精神。诗人以“个身恰似笼中鹤”开头,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如同被困在笼中的鹤,无法自由飞翔。这种比喻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暗示了社会的束缚和限制。 接着,“东望沧溟叫数声”一句,诗人以鹤的视角,想象自己从笼中飞出,向东望向大海,发出自由的呼唤。这里诗人用沧溟代表未知的自由世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叫数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渴望,他渴望打破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 最后,“相公何事唤狂生”一句,诗人将矛头指向了“相公”,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反抗。这里的“相公”可能是指当时的统治者或权贵,他们掌控着社会秩序和规则,却往往忽视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抗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抗。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恰似

    读音:qià sì

    繁体字:恰似

    英语:just like; exactly like

    意思:犹恰如。
      ▶唐·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酽醅。”
      ▶南唐·李煜《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