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意思:孔子家邹鲁,儒风蔼典籍。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是一首对孔子故里的赞美之诗。
首句“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中,“家”字巧妙地呼应了“孔圣”,强调了孔子故里的重要地位。“儒风蔼典坟”则描绘出儒家文化在邹鲁大地的深厚积淀,儒风浓郁,典籍丰富。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孔子故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龙骖,凤凰,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这里用来象征孔子的智慧与高尚品德。“回”、“咏”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故居的繁荣景象,人们敬仰孔子,传承儒学,犹如凤凰涅槃,生生不息。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孔子故里的精神内涵。入室,出自《论语·雍也》中“鲤也潜夫自重,其出从庙,入户若此”,意为进入孔子的学问殿堂。这里用来形容对孔子学问的深入探索。神如在,则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深深敬仰。升堂,出自《论语·先进》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为对孔子学问的极高评价。这两句表达了对孔子学问的深入理解与崇高评价,同时也传达了对孔子精神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则是对孔子思想的赞美与期待。一王法,指的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明君,则是指有德行的君主,代表着对明君的期待与对政治清明社会的向往。这两句表达了孔子思想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政治清明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子故里的赞美,传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赞美与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成语等语言形式,使得诗歌语言丰富、内涵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