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暮悲诗》 寒壶与谁酌。

寒壶与谁酌。

意思:寒壶和谁喝酒。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岁暮悲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草木荣枯、季节更迭的自然世界,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诗中以霜露、草木、日夜、白雪、风鹤等自然元素作为描绘对象,通过这些元素的变换,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诗人的内心情感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表达出一种孤独、苦闷的心情。 诗中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同时,诗人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郁的,但其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叹,使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句子

  • 与谁同坐。-- 出自《点绛唇·闲倚胡床》作者:[宋]苏轼
  • 心素,与谁语。-- 出自《调笑令·心素》作者:[宋]秦观
  • 与谁同。--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李之仪
  • 与谁同。-- 出自《酒泉子·连面霜风》作者:[宋]曹勋
  • 与谁同。-- 出自《惜分钗/撷芳词》作者:[宋]吕渭老
  • 与谁同赏。-- 出自《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作者:[宋]叶梦得
  • 与谁传。-- 出自《春从天上来·大道幽玄》作者:[元]冯尊师
  • 仰天酌酒。-- 出自《减字木兰花·乘流坎止》作者:[宋]沈瀛
  • 细细酌。-- 出自《秋霁·木落山明》作者:[宋]曾纡
  • 已有池上酌。-- 出自《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葡萄酌玻璃。-- 出自《清平乐·水乡清楚》作者:[宋]赵长卿
  • 香螺酌美酒。-- 出自《园庭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满酌琼舟。--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张孝祥
  • 兴来自酌。-- 出自《瑞鹤仙 沁南守刘巨源诞节十月十五》作者:[元]李俊明
  • 酌。-- 出自《望月婆罗门引 偕王仁甫左丞、贾伯坚左司,》作者:[元]许有壬
  • 难堪酌。-- 出自《渔家傲·闻道庐山横广泽》作者:[宋]吕渭老
  • 酌玻璃。-- 出自《六州歌头·桂香深处》作者:[宋]李曾伯
诗句原文
霜露迭濡润。
草木互荣落。
日夜改运周。
今悲复如昨。
昼色苦沉阴。
白雪夜回薄。
皦洁冒霜鴈。
飘扬出风鹤。
天寒多颜苦。
妍容逐丹壑。
丝罥千里心。
独宿乏然诺。
岁暮美人还。
寒壶与谁酌。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