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未酬徒骨立,一生孤负佩龙泉。
意思:知道自己没有实现只是骨头,一辈子对不起佩龙泉。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答袁相公问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对形骸的淡泊、对友情和知己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首联“形骸土木佛灯前,黄阁情深有梦牵”,作者似乎在表达他对形骸的淡泊,视之如土木,置之度外,而内心深处却深受佛灯的吸引,对黄阁(即朝廷)情深意切,梦魂牵绕。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性和深沉性。
颔联“喘似吴牛初见月,瘦如辽鹤不冲天”,作者以吴牛和辽鹤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现实压力时仍然坚守内心世界,不愿冲破天际,反映出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
颈联“诗题半作逃禅偈,酒价都为买药钱”,作者似乎在表达他对禅宗诗歌的热爱,以至于诗题中有一半是关于禅宗的诗歌;同时,他似乎也在追求长生不老之术,酒价都用来购买药材。这两句反映出作者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尾联“知己未酬徒骨立,一生孤负佩龙泉”,作者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和未酬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一生未能实现自我价值,辜负了龙泉(传说中的宝剑)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形骸的淡泊、对友情和知己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反思,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