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 一麾飘泊在天涯,寒食园林不见花。

一麾飘泊在天涯,寒食园林不见花。

意思:一个旗帜飘动在天涯,寒食节园林不见花。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寒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寒食节漂泊天涯,感叹生活寂寥的诗。首句“一麾飘泊在天涯”,用“飘泊”和“天涯”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远在他乡,身处异地的飘零状态。这种漂泊无依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无奈和寂寥。 次句“寒食园林不见花”,点明了时节和环境。寒食节时,原本应该是花开满园,春意盎然,然而诗人却用“不见花”来形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末两句“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描绘了市亭中的酒客和流传的俚歌。在诗人看来,这些都是生活在他乡的人们的生活写照,也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影。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诗人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麾飘泊在天涯,寒食园林不见花。
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飘泊

    读音:piāo bó

    繁体字:飄泊

    英语:drift

    意思:(飘泊,飘泊)

     1.指船只飘流停泊。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煇顷在泰州,偶倭国有一舟飘泊在境上。”

  • 园林

    读音:yuán lín

    繁体字:園林

    短语:园 苑

    英语:park

    意思:(园林,园林)

     1.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的场所。
      ▶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一麾

    读音:yī huī

    繁体字:一麾

    意思: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王充《论衡•感虚》:“襄公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范仲淹《寄石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