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公孝与下第东归三首》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

意思:南浦春波照酒杯,欺骗将离恨托之前。

出自作者[明]冯琦的《送公孝与下第东归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素衣不禁帝京尘,出郭看春已暮春》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怀才不遇的诗篇,通过对诗人自身情况的描绘,以及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素衣不禁帝京尘,出郭看春已暮春”中,诗人以自身素衣,即纯洁无瑕的形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清高与洁净。然而帝京的尘土却使他无法保持素衣的洁净,暗喻诗人的生活环境并不理想。他出城去欣赏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过去了。这里的“暮春”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诗人年华的流逝,以及他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我自倦游君未遇,杨花如雪送归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自感疲倦于游历,而友人却仍然没有遇到机会。杨花如雪般飘落,仿佛在为友人的离别送行。这里的“杨花”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漂泊,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的分别。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在南浦,春日的江水映照着酒杯,诗人将离别的愁恨寄托在未来的相聚中。这里的“酒卮”象征着酒与友情的连接,而“前期”则暗示着未来可能的相聚。然而,这离别的场景却使诗人的愁恨更深。 最后两句“如何命驾能千里,不为临歧住少时”是对友人的期望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机会,但同时也感叹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他希望友人能够为了分别停留片刻,但同时也明白人生的无奈与离别的必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自身情况以及与友人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衣不禁帝京尘,出郭看春已暮春。
我自倦游君未遇,杨花如雪送归人。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
如何命驾能千里,不为临歧住少时。

关键词解释

  • 春波

    读音:chūn bō

    繁体字:春波

    意思:
     1.春水的波澜。
      ▶南朝·宋·谢灵运《孝感赋》:“荑柔叶于枯木,起春波于寒川。”
      ▶唐·张泌《春晚谣》:“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 南浦

    读音:nán pǔ

    繁体字:南浦

    英语:Nampo

    意思: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注:“愿河

  • 前期

    读音:qián qī

    繁体字:前期

    短语:最初 首 初 头

    英语:(n) the time period preceeding some other time

    意思:

  • 将离

    读音:jiāng lí

    繁体字:將離

    意思:(将离,将离)
    芍药的别名。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牛亨问曰:‘将离别,赠之以芍药者何?’答曰:‘芍药一名将离,故将别以赠之。’”清·钱谦益《德水送芍药》诗:“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