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月九日》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意思:到达从诗似乎偈,狂觉得哭胜歌。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五月九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意象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在表达一种人生无常、悲欢离合的主题。通过各种形象的比喻,诗人展现了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以下是对具体诗句的赏析: 1.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普遍性。金石虽硬,但也会销毁,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而“贤愚共网罗”则表达了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无法逃脱生命的束缚。 2.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达从诗似偈”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来寻求真理和超脱,“狂觉哭胜歌”则表达了诗人在情感激昂时,哭泣比歌唱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 3.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意象比喻人生的困境。高飞的燕子凌驾于鸿鹄之上,枯萎的树枝压迫着芰荷,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不公和苦难。 4.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境界。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境界,只有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才是真实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