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少年令/忆少年》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意思:太平箫鼓高居明白,清漏玉壶催。

出自作者[宋]康与之的《忆少年令/忆少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夜晚皇宫中的繁华景象和欢乐气氛。 首先,诗的开头“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描绘了夜晚皇宫的景象,双龙烛影摇曳,千门夜色深沉,三五之夜,人们在瑶台上欢宴。这里的“双龙烛影”可能指的是皇宫中使用的双龙形蜡烛,它们在夜晚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千门夜色”则描绘了整个皇宫在夜晚的静谧和庄重。“三五宴瑶台”则描绘了人们在瑶台上欢宴的场景,三五之夜,正是欢乐的时候。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这几句诗描绘了夜晚皇宫中的各种景象。舞蝶随香,描绘了花园中飞舞的蝴蝶,它们在夜晚的香气中翩翩起舞。飞蝉扑鬓,则描绘了蝉在夜晚的飞舞,它们似乎在追逐着什么,给人一种活泼生动的画面感。而“人自蕊宫来”则描绘了人们从蕊宫(皇宫)中出来,享受这夜晚的欢乐。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皇宫中的另一种景象,太平箫鼓,宸居晓(指皇帝居住的地方在早晨),描绘了夜晚皇宫中的箫鼓声和清脆的玉壶滴漏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最后,“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描绘了皇帝步辇归来时的景象。人们身上的丝绸因为夜晚的露水而变得湿润,而花上的月亮则静静地徘徊着。这里既描绘了夜晚皇宫的宁静和美丽,也暗示了皇帝归来的庄重和威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皇宫中的各种景象和声音,展现了一种繁华、欢乐、庄重、宁静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关键词解释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玉壶

    读音:yù hú

    繁体字:玉壺

    英语:jade pot

    意思:(玉壶,玉壶)

     1.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寓敬老、表功之意。
      ▶《后汉书•杨赐传》:“诏赐御府衣一袭,自

  • 箫鼓

    读音:xiāo gǔ

    繁体字:簫鼓

    意思:(箫鼓,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

  • 宸居

    读音:chén jū

    繁体字:宸居

    意思:
     1.指帝王居住。
      ▶《文选•班固<典引>》:“是以高·光二圣,宸居其域。”
      ▶蔡邕注:“言高祖、光武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