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 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

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

意思:都从一个指挥先去国家,共同谋划三径没有回家,荆巫夜晚隔着巴西月,鄢郢春季连汉上花。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故人书信越褒斜,新意虽多旧约赊”,诗人通过描述故人的书信,暗示了离别的消息已经传出,而新意虽然很多,但旧约却需要延期。这里使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通过书信和旧约的对比,表达了离别的必然性和无法挽回的事实。 颔联“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离别的场景和心情。他们将一同离开国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同时又无法回家,因为他们还没有实现自己的计划。这里使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离开国家比喻为离开家园,将追求梦想比喻为三径未还家,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颈联“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诗人通过描绘离别后的景象,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思念之情。他们分别在巴西和汉上两地,相隔千里,只能通过荆巫山隔断的月光来寄托思念之情。同时,鄢郢两地也春意盎然,花开满地,但这些美景也无法弥补他们之间的距离。这里使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象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距离的无奈。 尾联“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诗人最后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他们分别已经半个月了,但仍然无法忘怀彼此,只能怅望远方。当他们垂垂老矣时,却各在天一方,无法相见。这里使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述时间流逝和年龄增长来表达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象征、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书信越褒斜,新意虽多旧约赊。
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
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连汉

    读音:lián hàn

    繁体字:連漢

    意思:(连汉,连汉)
    连接霄汉。形容高耸。
      ▶南朝·陈·阴铿《西游咸阳中诗》:“城斗疑连汉,桥星象跨河。”
      ▶唐·骆宾王《游灵公观》诗:“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 还家

    读音:huán jiā

    繁体字:還家

    意思:(还家,还家)

     1.回家。
      ▶《后汉书•臧洪传》:“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
      ▶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

  • 巴西

    读音:拼音:bā xī 五笔:cnsg

    巴西的解释

    南美洲东部国家。临大西洋。赤道横贯北部。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人口151亿(1993年),均居全洲首位。首都巴西利亚。北有亚马孙平原,湿热多雨,覆盖热带雨林;其余绝大部分为巴西高原,干、湿季分明。拥有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
  • 一麾

    读音:yī huī

    繁体字:一麾

    意思: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王充《论衡•感虚》:“襄公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范仲淹《寄石学

  • 国共

    读音:guó gòng

    繁体字:國共

    意思:(国共,国共)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并称。
      ▶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

  • 荆巫

    读音:jīng wū

    繁体字:荊巫

    意思:(荆巫,荆巫)

     1.荆楚的巫祝。
      ▶《史记•封禅书》:“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
      ▶唐·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