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傍晚不适意行》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

意思:夜色未昏微逗月,奔腾的水流不舍远听到水流。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傍晚不适意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充满感情的诗。诗人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期待。 首联“渐收残照隐残峦,鸦点纷还羡羽翰。”中,诗人描绘了落日余晖下的山峦和纷飞的鸦群,营造出一种暮色苍茫的氛围,而“羡羽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颔联“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暮色渐深,月光初现的景色,同时通过“奔流不舍”的描述,展现了水流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烈激情。 颈联“两言而决无多赘,百忍相安亦大难。”中,诗人以一种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决断和忍耐的理解,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尾联“犹有江南心上好,留春待我及归看。”中,诗人以江南的春色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乐观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渐收残照隐残峦,鸦点纷还羡羽翰。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
两言而决无多赘,百忍相安亦大难。
犹有江南心上好,留春待我及归看。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奔流

    读音:bēn liú

    繁体字:奔流

    短语:倾注 涌流 倾泻 泻 奔涌 奔泻

    英语:pour

    意思:
     1.急速流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灕水》

  • 暝色

    读音:míng sè

    繁体字:暝色

    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杜甫《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