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瑞州行台除夕》 经略才疏悬铸错,诛求政苦望更弦。

经略才疏悬铸错,诛求政苦望更弦。

意思:经营才疏悬铸错,索求政治痛苦望更弦。

出自作者[明]林俊的《瑞州行台除夕》

全文赏析

《瑞州行台除夕》是明代诗人林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在瑞州行台度过的情景。全诗以“岁晚”、“客心”为线索,通过描写除夕之夜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岁晚仍多病,春来尚异乡”,直接点明诗人身在异乡,且身体欠佳。这里的“岁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春来尚异乡”则表明诗人离家已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又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雪晴农事起,灯下故园香”,通过对农事和故园的描写,展现了除夕之夜的喜庆氛围。雪后初晴,农事繁忙,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灯下故园香”则让人想起家乡的温馨和祥和,这种对比更加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谈笑催年去,歌吟逐夜长”,通过谈笑和歌唱,表现了人们在除夕之夜欢庆的心情。这里的“谈笑催年去”意味着人们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年的时光,而“歌吟逐夜长”则暗示着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尾联“明日人相问,寄书何处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这里设想了一个场景:第二天,当别人询问他来自何处时,他将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让诗人陷入了沉思,因为他已经无法确定自己的故乡在哪里。这种无奈和迷茫,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瑞州行台除夕》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景物和氛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彩仗泥牛罢晓鞭,春来岁去重相怜。
客途风雪庚申夜,官烛文书癸亥年。
经略才疏悬铸错,诛求政苦望更弦。
东巡叵作澄清地,具纸归心到上前。
作者介绍 林俊简介
林俊(1452年-1527年),字待用,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戊戌进士,历仕四朝,嘉靖年间官至刑部尚书。

林俊以其耿直的性格和清廉的作风闻名于世。他不畏权贵,善于言谏,勇于维护正义,在历任官职期间多次挽救或助人脱罪,为民除害。他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真正理解儒学精髓,因此在治国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此外,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都闻名于世。

明朝林俊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政治家、文化名流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历任官职期间,始终保持清廉和耿直,不畏强权,勇于言论,维护正义,多次帮助民众脱罪,为民除害。在治国方面,他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提出了很多独到见解,深受当时政府和民众的赞赏和尊重。

同时,林俊还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诗词、书法、篆刻等文化作品,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清新脱俗、婉转动人,他的书法流畅自然、神韵独特,他的篆刻技艺高超、雕琢精美,都成为明代文化的瑰宝和传世之作。

因此,可以说,林俊是一位政治家、文化名流和社会活动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事迹和作品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关键词解释

  • 诛求

    读音:zhū qiú

    繁体字:誅求

    英语:make exorbitant demands; extort; exact

    意思:(诛求,诛求)
    需索;强制徵收。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经略

    读音:jīng lüè

    繁体字:經略

    英语:plan and control

    意思:(经略,经略)

     1.经营治理。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